端午节诗大全100首134句
端午节诗大全100首
1、隋堤上,柳丝长,曲径通幽游客往。
2、端午帖子·皇后合五首
3、香径新芽接,杏园碧鸟斜。
4、《已酉端午》(贝琼)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5、端午短歌如下:五月五日天晴明,绿竹红梅傍晚情。
6、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7、随着人们走在隋堤上,欣赏着路旁的柳树和曲径,仿佛一场充满诗意的幽游,让人感叹大自然的美妙。
8、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9、端午节端午节,艳阳照,家家门上插艾蒿。挂丝线,戴香包,娃娃乐得蹦又跳。吃粽子,划龙船,纪念屈原永记牢。
10、粽飘香龙舟赛端午节明确端午的古诗是“粽飘香,龙舟赛,端午节”。
11、《端午》唐·李隆基
12、浴兰包粽念忠臣,千古不亡湘水身。
13、踏青山斜照,红、紫、翠交加。
14、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15、《齐天乐》 宋・杨无咎 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 角黍包金,草蒲泛玉, 风物依然荆楚。 衫裁艾虎。 更钗凫朱符,臂缠红缕。 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 沈湘人去已远, 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 慢啭莺喉,轻敲象板, 胜读离骚章句。荷香暗度。 渐引入陶陶,醉乡深处。 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
16、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17、《五丝》 唐・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18、端午节五月五,是端午,小朋友们来跳舞。吃粽子,赛龙舟,高高兴兴过端午。
19、、《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0、《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21、薄暮雷电,归何忧?——《天问》
22、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23、包括律诗和绝句,那么怎样的古诗才叫经典呢?下面帮大家整理端午的古诗全诗,欢迎阅读。
24、端午节的古诗2
25、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26、《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27、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屈原:
28、思帝乡·春日游
29、六幺令·天中节
30、同州端午
端午节诗大全100首
31、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这个节日的美好祝愿。
32、《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3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怀念屈原的真挚感情。
34、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35、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36、原因是游子吟表达了游子思乡、离愁别绪的情感,与端午节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成为了端午节文化的代表。
37、《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38、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卜居》
39、游子吟,明确结论是有一首古诗叫做游子吟,是端午节的经典诗歌之一。
40、《竞渡诗》唐·卢肇
41、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九歌》
42、水团粽子恰登门,白酒持来更满樽。
43、关于端午节的古诗有宋代苏轼《浣溪沙•端午》,全诗如下:
44、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
45、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46、感受江南季节多姿多彩的景象,这首古诗写了端午节时的山清水秀和生机盎然的气氛。
47、端午诗的代表作有李隆基写的,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还有殷尧藩的诗,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48、《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的经历惋惜不已。
49、乙卯重五诗
50、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九歌》
51、[作者]吴惟信[朝代]宋
52、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九章·怀沙》
53、《浣溪沙》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54、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55、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
56、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57、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九歌》
58、《竞渡诗》(唐·卢肇)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59、北宋张耒
60、《端午日》殷尧藩〔唐代〕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头白,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端午节诗大全100首
61、《竞渡歌》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62、粽飘香指的是人们在端午节时会制作和食用粽子,而龙舟赛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之一,也是为了纪念屈原。
63、《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f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64、西溪问樵客,遥识楚人家。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日暮飞鸦集,满山荞麦花。>>
65、苏堤清明即事
66、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离骚》
67、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九章·涉江》
68、因为这是一首描写端午的古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了端午节的景象和人们对于这个节日的期盼之情。
69、作为一个重要的传统文化,端午节也被列入了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70、已酉端午
71、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72、夏日炎炎热气扑,
73、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离骚》
74、《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75、端午龙舟竞渡时,
76、端午词·内廷
77、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78、[作者]温庭筠[朝代]唐
79、这首短歌描绘了端午节的氛围,天气晴朗,绿竹红梅相映成趣。
80、佳节佳人同欢逢。
81、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在这一天人们有着丰富的庆祝方式,如赛龙舟、吃粽子等。
82、节物人情总堪醉,况归田里已承恩。
83、江南靖士
84、例如,“五月五儿童节,龙舟划得快,重阳日老人节,登高乐融融”、“艾叶艾叶三五包,撒向天空熏豆腐,五月初五端阳节,吃粽子迎艾香”。
85、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86、当日楚王憎逆耳,随将一国殉灵均。
87、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离骚》
88、万人欢笑乐融融。
89、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九章·涉江》
90、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历史悠久,与粽子、龙舟赛密切相关。
端午节诗大全100首
91、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92、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93、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94、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离骚》
95、只在此时节,盼到下元秋。
96、这些都是传统端午节儿歌和诗词的代表。
97、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98、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99、[作者]韦庄[朝代]唐
100、《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後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101、《菩萨蛮》 宋・陈义 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 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 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 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102、端午节有不少儿歌和诗词。
103、[作者]殷尧藩[朝代]唐
104、《瑞午》
105、游子吟的原文如下:望断天涯路,思君不见君,自挂东南枝,古来万事,都付笑谈中。
106、《五月五日》宋·梅尧臣
107、《赤壁赋》
108、在中国民间,还有很多与端午节有关的习俗和活动,比如吃雄黄酒、挂艾叶、穿五彩绸带等,都寓意着祛邪驱瘟、祈求平安健康。
109、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110、唐.文秀
111、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历史悠久,儿歌和诗词在民间广泛流传,代代相传,能够激发人们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112、内容延伸是游子吟一直是文学界和音乐界重要的创作题材,被不少文人雅士和音乐家改编为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和音乐作品,使得游子吟这首诗歌的艺术价值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和传承。
113、题卢处士山居/处士卢岵山居
114、这首古诗用简短的语言概括了端午节的主要活动和氛围。
115、除此之外,端午节还有着许多神话故事和传说,因此也被称为“重阳节”、“龙舟节”等不同的名称。
116、关于这个问题,《端午》
117、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118、云梦泛菱荇,香霭满汀洲。
119、《端午》唐·文秀
120、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节诗大全100首
121、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
122、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123、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124、《重午王文辅送米食张云卿送新酒来因成绝句》南北朝:邹浩
125、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
126、此外,端午节还有很多形式多样的诗歌,如屈原的《离骚》、孟郊的《游子吟》等,不同的诗歌表达了不同的情感和寓意。
127、端午节不仅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展示中国文化魅力的重要平台。
128、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129、《渔家傲》 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 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 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 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130、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离骚》
131、《浣溪沙·端午》苏轼〔宋代〕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132、关于端午节的古诗最短小精悍的就是唐代诗人文秀的《端午》,原文如下:
133、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134、东风夜放花千树,